点起句子网 句子大全 描写动景和静景的句子【100句】

描写动景和静景的句子【100句】

一、以静衬动的美景的句子

1、五彩缤纷,花浪翻滚,丰姿绰绝,形大艳美,仪态万方,流香四溢,姹紫嫣红中我们流连忘返。

2、(3)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。

3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+对象+特性。

4、A.可以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,或者揭示事物的本质,给读者留下鲜明、深刻的印象

5、C.下片结合“惊起沙禽掠岸飞”以静衬动与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,使之掠过湖岸飞去,愈显西湖的幽静。

6、(答案)我们无法阻止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的消逝,但在该事物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,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。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原封不动地再现,它只是“似曾相识”罢了。

7、《如梦令》这首词写的是(季节)(时间)的景物,分别从“”“”两个词语可以看出。

8、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衬托(正衬、反衬、以乐景衬哀情、以静衬动、以动衬静)象征对比抑扬(先扬后抑、先抑后扬)照应正侧面描写直抒胸臆借景抒情,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白描

9、《如梦令》中,写出了主人公由焦急到惊喜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句子是:。

10、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:

11、近黄昏之夕阳也无限美好,像一个大火球躺在西山之上,懒懒的,慢慢地依偎在云彩上,欲落不落的,不愿离去。余晖轻轻悄悄地在沉静的水面上挪移,粼粼的波光亦染上了令人迷醉的殷红。水里的鱼迫不及待地跳出水面,争先恐后地来看这美景,还不忘,用力舞动双鳍甩动尾巴,和夕阳说“再见”!(夕日欲颓,沈鳞竞跃)啊,这实在是人间的仙境(实是欲界之仙都)呀!

12、在翠绿的叶子间,有许多已经开了的小红灯般的红花,有的还是含苞欲放的花蕾,还有花骨朵,好像一个个火红的小葫芦。一阵微风吹来,又好像一个个穿红颜色衣服的小女孩,在微风中翩翩起舞,更像一团团火焰在燃烧着。好美啊!过了些天,这些石榴花都开了,在绿叶的衬托下好看极了!

13、生:潭水躺着,柏树要飞,有动有静,写出了景物的生机。

14、C.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、深思和共鸣

15、(2)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?

16、秋天已到,虽然还未在福州感受到这般凉意,但是却不免会思念起家乡的秋天,这时候我窗前的梧桐树是不是已经穿上金黄的外套?

17、第二部分奇山蕴秀,静如处子,化静为动

18、13默写下面一首词,完成题目。

19、远远地看着那几朵小小的海棠花,闻到一股谈谈的清香,形状千奇百怪,叶子像一个碧绿的小船,海棠花从两个碧绿的小船之间冒出来。

20、③通过寓言,寄寓人生哲理。

二、描写动景和静景的句子

1、阴霞生远岫,阳景逐回流。

2、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

3、师:此时的水更代表作者的情感。这些流动的水,奔腾的水,盛大的水汇成一眼幸福的泉,流成一片幸福的湖,然后,看天光云影徘徊,听处处啼鸟和鸣。

4、晶莹的雪花挂满了树枝,就像一夜之间吹来了春风,冰天雪地中千万棵梨树开满了雪白的梨花。这两句诗描写冬树挂雪不着俗笔,将春景比冬景,白雪如同梨花一般为“春风”吹绽,真是奇丽的幻想!又用“千树万树”重叠的修辞手法状眼前之雪景,可见雪之大,景之美。两句诗虚实并举,是雪还是花,几乎令人分不清楚。诗人在惊讶的语调中饱含着赞叹之情。境界极为开阔,真可谓是“妙手回春”之笔。

5、银色湖水月光粼粼,微风送走你的白帆船。我们挥手告别,笑着落泪,不知道何时归来,不知是否岁月已晚。我注定守候记忆,而你注定去向明天,也许相爱,就为了试探我们到底多勇敢,即使知道,终将分离在未知的河岸。

6、①点明中心、升华感情;深化主题;

7、借古讽今:怀古伤今。(含蓄委婉)

8、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,家书难得,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。

9、大自然的美需要咱们投入它宽广的怀抱,全身心地领悟。领悟它内在的那独特的美,领悟人生,领悟哲理。那样咱们会拥有一颗善良的心,美丽的心,纯洁的心。那样咱们会幸福地聆听大自然的声。

10、(1)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,精心选择了、和等意象,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。

11、(答案)表达了词人热爱生活、热爱自然的情感。

12、(2)从结构安排角度:开头结尾各有特色,结构严密,完整匀称;烘托铺垫,前后照应;设置悬念,制造波澜,起承转合,曲折有致。线索,设置悬念,抑扬,铺垫,暗示,节奏,突转,巧合,串联,并联……

13、因为葵花时时刻刻都向着太陽。它不像别的花,在陽光的爱抚下,开出那么美那么鲜艳的花。可是,一有东西把陽光遮住,就流泪了,就枯黄了,再也直不起腰来。如果谁遮去了投向葵花的陽光,它不懈怠,拼命地长呀长,直到越过障碍,见到陽光,才欢欣地端出一盘金色的种子。我爱葵花,我爱葵花!

14、记得在一堂语文阅读课上,有位老师在教莫泊桑的短篇小说。老师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两处景色描写。学生齐答:“第一句:‘在―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’,第二句:‘天边仿佛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上钻出来’。”接着老师又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两处写景流露出的情感的不同。学生答道:“我觉得前者很秀美,后者则有些阴森。”

15、B.上片轻舟短棹,春草碧色,绿水清波,长堤掩映,柔和的笙箫随风飘来,描绘出一幅淡远的画面。

16、虚实(正侧面):引发作者联想,使人物形象特点更突出、更丰满。

17、②比拟,如“柳拂”。③从视觉、嗅觉、触觉等多角度(运用通感)进行描写,如“衣袖红香湿”。

18、答: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:春天阳光普照,四野青绿,江水映日,春风送来花草

19、去年白帝雪在山,今年白帝雪在地。冻埋蛟龙南浦缩,寒刮肌肤北风利。

20、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

三、以静衬动的景物描写

1、①分析文章语言运用上的特点;

2、我喜欢借月色沉淀心情,如水月色,可饮。推开窗户,任月色静静流泻在肌眶上,轻盈飘逸的韵致,清新蕴涵的情调自然流淌在心际。月华如练,心情在月色中变的清朗而柔软,恍然间生命中的种种感动和美丽灵动浮若。

3、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、道德风貌、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。

4、湖南为客动经春,燕子衔泥两度新。——杜甫《燕子来舟中作》

5、颔联天色已暝,却有皓月当空;群芳已谢,却有青松如盖。山泉清冽,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,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,在月光下闪闪发光,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!这两句写景如画,随意洒脱,毫不着力。

6、师:还有哪些句子你认为能给山以动态的美呢?

7、现在的扬州又如何呢?作者在这里将笔锋陡转,写今日扬州,曾经春风十里的扬州路,今日只有荠麦青青的荒凉凄清,这又是何等荒凉,何等萧索啊。昔日的春风十里与开头两句“淮左名都,竹西佳处”相呼应又与下面的“见荠麦青青”构成鲜明对比。昔日名都的繁华,反衬现在的荒凉,也可以说是以“春风十里”的虚景,反衬“荠麦青青”的实景。

8、(2)①动静结合。落日与鸟,是动态描写;秋日原野,是静态描写。②寓情于景。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,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。

9、蝉噪林逾静,鸟鸣山更幽。

10、“……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(或好处、妙处)?

11、漫天的雪花从空中飘落降下,杂乱地给满是红墙的城镇披上一层银装。高台顿时变作一座银台,树丛立刻挂上了琼条。前句写空中雪花漫天飞舞,次句写雪裹朱城。四句写高台大树均为白雪笼罩,成为一片银白世界。诗句准确地描绘出诗人在降雪时所望见的高空与地面的远近景色。视域开阔,状景粗放和精细巧妙结合,尤其后两句的“银台”和“玉树”,更将雪景描绘得既雄浑,又剔透,煞是可爱。“倏忽”和“俄顷”又写出雪降速度之快,不一会便主宰一切了。

12、晚饭后,夜幕还未把天宇完全遮盖起来,人群已经开始流向区庄。卖东西的,买东西的,逛街凑热闹的,越是入夜,越是见得人头济济。电灯亮了,一盏,十盏,百盏,千万盏,高楼大厦与地摊大排档,从高到低,从下到上,一片灯海,整个区庄又迎来了一个黑夜的白天!

13、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,再联系前后文,看看段意,就可以得出答案。

14、山花山开春未归,春归正值花盛时。苍然老树昔谁种,照耀万朵红相围。

15、B.寓情于物,表达作者的强烈的爱憎感情

16、插叙: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,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,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。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,使情节更加完整,结构更加严密,内容更加充实丰满。

17、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——杜甫《蜀相》

18、天时人事日相催,冬至阳生春又来。——杜甫《小至》

19、题型四:鉴赏艺术手法类

20、今年的桂花比常年要晚些开花,也许是因为中秋时节这段日子天色变冷的原因,它也推迟了花期。往年的日子里总是在中秋节前我就闻到了桂花香,那淡淡的夹在空气里的味道让我呆在树下不肯远离。所以,今年就盼望着门前的桂花树也早早的开花就好。而事实就是与主意有着很大的差异,往往我所想的正是不肯意看到的情景。

四、以动衬托静的句子

1、字形不同但读音相同的字容易写错,

2、答题格式:强调了+对象+特性

3、在岭南很少看见雪景,如今在江上总算看到大雪覆压着的青山了。令人惊奇的是积雪封锁了峡口,出峡的通路断了,唯有一座孤峰高耸入雪端,还露出青青的颜色。这首诗写羚羊峡上的雪景。诗中把银装素裹的山恋比作翠色的屏风,生动而形象。“插”字写山峰的顶部由于地势过高而无白雪堆积,如此便突出了它的陡峭和高峻。“惊”字传神,极言雪大竟达到令人迷失方向的程度。

4、“花隐掖垣暮,啾啾栖鸟过。”起首两句描绘开始值夜时“左省”的景色。看起来好似信手拈来,即景而写,实则章法谨严,很有讲究。首先它写了眼前景:在傍晚越来越暗下来的光线中,“左省”里开放的花朵隐约可见,天空中投林栖息的鸟儿飞鸣而过,描写自然真切,历历如绘。其次它还衬了诗中题:写花、写鸟是点“春”;“花隐”的状态和“栖鸟”的鸣声是傍晚时的景致,是作者值宿开始时的所见所闻,和“宿”相关联;两句字字点题,一丝不漏,很能见出作者的匠心。

5、杜甫在此处,把裴使君比为谢眺,甚为赞誉。“诗接”一语杜甫对裴使君诗歌的唱对。裴使君如此礼遇款待,一同登楼共赏湖光山色。此时此刻,杜甫心情能不激动。杜甫到岳阳对裴使君说,也是十分高兴的。当看到饥寒交迫的老友,如此落寞,给以温暖的款待是必然的。故杜甫在岳阳时得到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安慰。故有“雪岸丛梅发,春泥百草生。敢违渔父问,从此更南征”的诗唏。

6、空山幽谷之中,泉水叮咚,百鸟和鸣,知了叫个不停,猿猴啼个不住。这些欢快的声音,汇成一曲对生命的颂歌,把这寂静的山谷,变成一个热闹、和谐、欢乐、祥和的世界。山包容了这些生命,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。用有声写无声,以动衬静,静静的山写活了,写出了生机,除了写声音还可以怎样能把它写活。

7、D.“无风水面玻璃滑”中的“滑”字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水面的平滑,更显其晶莹、澄澈。

8、香中别有韵,清极不知寒。

9、情节结构具体题型设置及技巧点拨

10、生:猿的哀鸣声更是衬托出了山谷的幽深、寒凉、寂静。

11、(3)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:

12、C.增强讽刺幽默,增强文章的战斗力

13、的馨香,泥融土湿,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,日丽沙暖,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(步骤一)。

14、朝回日日典春衣,每日江头尽醉归。——杜甫《曲江二首》

15、(1)分析“诗豪与风雪争先,雪片与风鏖战,诗和雪缴缠”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。(4分)

16、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,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。

17、茉莉花不仅花儿美丽,还有一些别的价值,比如把茉莉花摘下来,放到太阳下晒干,过了几日,等花干了以后,放进一个瓶子里,干花就做好了。如果家里来了客人,泡茶时往茶杯里放几朵干花,就成了茉莉花茶,那才叫香呢!

18、清晨的荷花,密密缝缝而又碧绿的荷叶,那碧绿的荷叶上有一粒粒晶莹的小水珠,在绿叶的相衬下,荷花就更为出众了,像一个个穿着粉红色婚纱的仙女亭亭玉立地站在荷叶上。

19、第一句作者说“西湖好”,结合全词,用自己的话说说西湖好在哪里?

20、此地动归念,长年悲倦游。

五、怎样以动衬静的描写一处景物?

1、楼下的一排梨树半个多月前就一改光秃秃的模样,枝头发出了不少花苞、芽苞,密密麻麻地点缀在技头上,等待着阳光灿烂的大好时机一展美丽的容颜。

2、借物抒情:借物喻人、托物言志;

3、④修辞作用(比喻、拟人、引用、仿辞等)

4、(1)三个“注重”:意象的色彩,如明艳、清丽、素雅、黑冷等;意象组合的特点,如动静结合、虚实结合、点面结合等;景物形象的特点,其常用术语有孤寂冷清、雄浑壮阔、萧瑟凄清、恬静闲适、雄奇优美、生机勃勃、肃杀凄凉、瑰丽雄壮、繁华热闹、清新自然等。

5、E、如果某场景作为小说主背景,其作用可能是一种象征。

6、用有声衬无声,看山还是山

7、第二人称:便于感情交流、进行抒情,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;第三人称:显得客观冷静,不受时空限制,便于叙事和议论。

8、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?试作简要分析。(4分)

9、提问方式: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?

10、蓟门边关,冬天破晓时分,北风裹着凛凛寒气侵人肌肤。连绵的积雪映现的寒光使人不冷自寒。放眼远眺,北疆边土都笼罩在朦胧的曙色中,边镇高悬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飘扬。诗句写远道而来的客子对边塞的地形、气候和氛围的特有感受。两句诗气势宏阔,首句用一“”,便见积雪绵延不尽,次句着一“三边”,又写出边地的宽广辽远。诗人保家卫国豪放雄浑之气溢于言表。

11、B、营造特定意境氛围,感染读者或主人公。

12、春笋满林生,柴门密掩断行人。——杜甫《咏春笋》

13、(答案)“中原乱,簪缨散,几时收”直抒胸臆,表达亡国之痛、收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的愤慨;“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,用“悲风”把泪吹过扬州去,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。

14、这首词上片出现了哪些意象?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?

15、青花,在岁月中,走过唐宋的诗风词韵,在风尘里,携来元明的底蕴高雅,随着一曲悠扬的古调,在瓶底上落笔的,款款深情中,带着天青色的烟雨,打湿记忆的年轮,用青花的颜色,诱发七彩的情愫,沿着江南的风情,伴着如诗的月色,在素色的胚胎上刻一段缠绵的心事。

16、作者以初春的树林为背景,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,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,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、清婉、奇丽的画面,将其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

17、有静有动,有远阔恬淡的美,有心摇魄动的感受

18、一江秋水澹寒烟,水影明如练,眼底离愁数行雁。雪晴天,绿苹红蓼参差见。吴歌荡桨,一声哀怨,惊起白鸥眠

19、答:主要用了反衬手法(步骤一)。天未放亮,星斗纵横,分外明亮,反衬夜色之暗;‚草虫

20、(3)三个“步骤”:诗歌塑造(描述)了什么形象;形象的基本特征(如何展现的);形象的意义(作者的情感、理想、追求、品性等)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点起句子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dianqi315.com/juzi/2511.html